延伸專題:中產與年輕人債務風險上升?3個不易察覺的財務警號(風險預警型) 1
  1. 現象:收入穩定但現金流赤字

許多看似生活穩定的中產人士(如教師、公務員、白領)其實每月支出早已超出實際可用現金。常見例子:

每月入帳 $30,000,但供樓+卡數+私人貸款超過 $28,000

每月「只還最低還款額」,實際欠款遞增

風險警號:若你連續 3 個月月尾餘額為負,就要警惕!

  1. 現象:靠信用卡維持基本生活

不少年輕上班族會把信用卡當作「額外收入來源」,例如:

用信用卡繳交租金、水電煤、飲食費

自動轉賬信用卡繳稅,但未能按時還清

風險警號:每月用卡總額超過月入30%,且無法全數還清,即表示已「財務超支」。

  1. 現象:轉數快交易記錄頻繁但沒積蓄

越來越多自由工作者、斜槓族會以轉數快(FPS)收款。但:

每月有 $40,000 收入

但帳戶結餘每月歸零

無任何儲蓄、亦無應急基金

風險警號:無財務緩衝期,遇突發情況(如生病、客戶拖數)即陷入現金斷裂。

解決方案提醒:早規劃、早處理

✅ 若你只是供款壓力高 → 可考慮債務重組方案,重整供款結構

✅ 若你債務總額高企 → 可考慮 IVA,合法地減低總還款金額

✅ 若你只是現金流緊張 → 訂立開支表、開立應急基金

結語

債務陷阱並非一日造成,也不一定發生在低收入人士身上。中產、年輕人、自僱人士反而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累積債務。

關鍵不是「你現在有幾多錢」,而是「你是否知道自己如何用錢」。掌握早期財務風險訊號,及早處理、及早解決,是你守住財務自由的最佳策略。